各学院:
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组织开展战略性新兴领域“十四五”高等教育教材体系建设工作的通知》(教高厅函〔2023〕3号),学校组织开展申报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建设范围
根据《“十四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要求,重点在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产业、新能源、新材料、智能及高端装备制造、智能网联和新能源汽车、绿色环保、航空航天、未来产业等领域,以及其他具有重要战略性、基础性的相关领域开展“十四五”高等教育教材体系建设。
二、建设任务
以《战略性新兴领域规划教材体系建议目录》(附件)为基础,开展专业核心教材建设,并同步开展核心课程、重点实践项目、高水平教学团队建设工作,形成优质教学资源库。
(一)专业核心教材建设。每个领域建设10-20种核心教材。要紧跟产业发展前沿,充分反映国际科研和生产最新进展;要从我国产业发展实际出发,充分反映产业发展的中国特色;要注重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融合融汇,将自主可控技术、真实产业案例、典型解决方案等融入教材;要坚持思想性、系统性、科学性、生动性、先进性相统一,做到结构严谨、逻辑性强、体系完备。鼓励合理应用数字技术,探索数字教材等新形态教材建设。
(二)核心课程建设。每种核心教材配套建设不少于5节核心范例课,充分体现课程的“高阶性、创新性、挑战度”,内容应包括但不限于概论(导论)课、核心知识讲解范例课、实验课、习题讲解课、讨论课等,形式可以是视频课、虚拟仿真实验课等各种灵活方式。
(三)重点实践项目建设。紧密结合专业特色和行业产业发展最新成果,紧密结合学校定位和人才培养特点,每本核心教材配套建设不少于10项的重点校内实验和校外综合实践项目。校内实验要坚持“能实不虚、虚实结合”,开发具有典型性的演示型、验证型、综合型、创新型的实验室实验项目和虚拟仿真实验项目。校外综合实践项目要突出科教融汇、产教融合,及时把新方法、新技术、新工艺、新标准引入教育教学实践,鼓励开展探索性科学实践项目,调动学生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潜能,增强学生创新创造能力。
(四)高水平核心师资团队建设。以建设一流核心课程、教材、实践项目等为载体,积极组建国内外顶尖学者领衔、高水平师资构成的教学团队。要依托虚拟教研室等载体,积极开展名师示范讲解、教师培训、交流研讨等活动,提升相关专业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每年开展各类活动不少于10次,参与教师不少于500人次。
三、其他要求
专业核心教材编写应遵循教材建设规律和高等教育教学规律、人才成长规律,严格执行《普通高等学校教材管理办法》等规定,严格教材编写、选用、退出机制。
(一)编制专业核心教材知识图谱。教材建设团队需参照“新兴领域教材研究与实践项目”研究报告,进一步梳理有关新兴领域的核心课程及相应课程的知识领域、知识单元、知识点,构建各门核心课程的知识图谱(可参考教育部前期开展的重点领域教学资源建设项目成果)。要充分借鉴国际国内一流高校新兴领域教育理念、课程设置及教学内容,广泛吸纳各方专家及产业界意见,在此基础上编制新兴领域核心课程知识体系白皮书,为开展新兴领域核心课程教学及教材编写提供有效参考。
(二)建设进度要求。相关建设团队应于2023年12月31日前完成专业核心教材编写、知识图谱和相关配套教学资源建设等工作,并按《普通高等学校教材管理办法》有关要求完成对教材的审读和审核。
四、推荐名额与申报要求
教育部将从每个新兴领域遴选2-3支教材建设团队,我校可向教育部推荐1支教材建设团队。
每学院可申报1支教材建设团队,团队应以我校为牵头高校、由知名专家学者担任负责人,包括若干参与高校以及企业、出版社相关人员。请于3月27日前,提交建设方案,方案应含建设团队、建设任务、合作单位、分工及进度安排等。
五、联系方式
联系人:孙林雪、刘玲,联系方式:83590120。
教务部
2023年3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