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学院:
 为做好我校2020届本科生毕业答辩、优秀毕业设计(论文)和优秀指导教师的评选与推荐工作,结合春季在线开展毕业设计(论文)指导工作实际,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毕业答辩工作
 1、各学院答辩工作领导小组,要做好学院本科毕业答辩各项工作的统筹与指导。对毕业设计(论文)进展状况明显滞后、质量水平无法达到毕业标准的学生,要明确指导教师加强督促与指导,对受疫情影响无法返校答辩的学生,组织好线上答辩,确保符合毕业答辩条件的学生按期顺利参加答辩。
 2、毕业设计(论文)答辩成绩根据各学院2014年制定的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成绩考核办法给定。成绩设优秀、良好、中等、及格、不及格五个等级,其中获得优秀成绩的人数原则上不超过20%(孙越崎学院学生优秀毕业设计(论文)不计入学院名额比例)。毕业设计(论文)成绩百分制和等级制对应关系依据学生学籍管理规定确定。
 3、学术不端检测
 答辩之前必须对参加答辩的毕业设计(论文)在“中国知网”大学生论文检测系统上进行检测,每个学生有2次检测机会;检测结束后以学院为单位向教务部提交一份纸质检测结果汇总表(见附表1)。
 4、答辩评阅和评分
 指导教师评语及成绩、评阅教师评语及成绩、答辩委员会评语和答辩问题及成绩以及其他成绩(是否有此项成绩以各学院2014年制定的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成绩考核办法为准)需在毕业设计(论文)系统内输入。
 2020年6月12日(含12日)前完成答辩,并在毕业设计(论文)管理系统内发布成绩。
 二、评优工作
 (一)校级优秀毕业设计(论文)评选
 1、校级优秀毕业设计(论文)的具体评选标准依据《中国矿业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工作规范》(见毕业设计(论文)管理系统首页管理规定)执行。
 2、校级优秀毕业设计(论文)由各学院推荐和评审,学校进行表彰。校优名额为各学院当年毕业生人数的2%。名额见表1。
 表1:各学院校优推荐名额分配表
 
  
   
    序号  | 
    学院  | 
    评优指标  | 
   
   
    1  | 
    矿业工程学院  | 
    4  | 
   
   
    2  | 
    安全工程学院  | 
    4  | 
   
   
    3  | 
    力学与土木工程学院  | 
    10  | 
   
   
    4  | 
    机电工程学院  | 
    7  | 
   
   
    5  | 
    信息与控制工程学院  | 
    8  | 
   
   
    6  | 
    资源与地球科学学院  | 
    5  | 
   
   
    7  | 
    化工学院  | 
    8  | 
   
   
    8  | 
    环境与测绘学院  | 
    10  | 
   
   
    9  | 
    电气与动力工程学院  | 
    10  | 
   
   
    10  | 
    数学学院  | 
    3  | 
   
   
    11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 
    11  | 
   
   
    12  | 
    经济管理学院  | 
    11  | 
   
   
    13  | 
    公共管理学院  | 
    5  | 
   
   
    14  | 
    外国语言文化学院  | 
    2  | 
   
   
    15  | 
    建筑与设计学院  | 
    5  | 
   
   
    16  | 
    体育学院  | 
    1  | 
   
   
    17  | 
    职业与继续教育部  | 
    5  | 
   
   
    18  | 
    材料与物理学院  | 
    7  | 
   
   
    19  | 
    孙越崎学院  | 
    4  | 
   
  
 
 (二)校级优秀毕业设计(论文)指导教师评选
 1、校级优秀毕业设计(论文)指导教师从当年直接指导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的教师中产生;能严格按照《中国矿业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工作规范》开展工作,工作质量得到本专业师生的公认;指导学生的毕业设计(论文)质量较高,学生毕业设计(论文)的各项资料均符合规范化要求,当年指导的学生的毕业设计(论文)中有被评为校级优秀毕业(设计)论文。
 2、校级优秀毕业设计(论文)指导教师由学院推荐后报学校审批。名额为各学院当年指导教师的5%,名额分配见表2。
 表2:各学院优秀毕业设计(论文)指导教师推荐名额分配表
 
  
   
    序号  | 
    学院  | 
    评优指标  | 
   
   
    1  | 
    矿业工程学院  | 
    4  | 
   
   
    2  | 
    安全工程学院  | 
    3  | 
   
   
    3  | 
    力学与土木工程学院  | 
    7  | 
   
   
    4  | 
    机电工程学院  | 
    4  | 
   
   
    5  | 
    信息与控制工程学院  | 
    4  | 
   
   
    6  | 
    资源与地球科学学院  | 
    5  | 
   
   
    7  | 
    化工学院  | 
    5  | 
   
   
    8  | 
    环境与测绘学院  | 
    4  | 
   
   
    9  | 
    电气与动力工程学院  | 
    6  | 
   
   
    10  | 
    数学学院  | 
    3  | 
   
   
    11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 
    4  | 
   
   
    12  | 
    经济管理学院  | 
    7  | 
   
   
    13  | 
    公共管理学院  | 
    3  | 
   
   
    14  | 
    外国语言文化学院  | 
    2  | 
   
   
    15  | 
    建筑与设计学院  | 
    3  | 
   
   
    16  | 
    体育学院  | 
    1  | 
   
   
    17  | 
    职业与继续教育部  | 
    3  | 
   
   
    18  | 
    材料与物理学院  | 
    5  | 
   
  
 
 (三)校级优秀毕业设计(论文)团队评选
 参加跨专业毕业实习及毕业设计一体化项目的团队,可以分散到各学院答辩,也可以由项目申报学院牵头组织答辩,具体组织形式由团队指导老师共同商定,并统筹协调。
 校级优秀毕业设计(论文)团队共设置3个名额,由学院推荐,学校统一评审,遴选结果直接推荐参加省级优秀毕业设计(论文)团队评选。
 (四)省级优秀毕业设计(论文)推荐
 根据学院本年度毕业学生人数,上一年度省优毕业设计(论文)一等奖获奖情况及具有国家重点学科情况确定。名额分配见表3。
 (1)按当年毕业学生人数的千分之六(四舍五入,千分之六不足1的按1个名额计算)推荐。推荐至学校参加全校省优推荐遴选。
 (2)上一年度省优毕业设计(论文)一等奖获得学院,奖励1个名额,名额直接奖励给上一年度省优一等奖获奖专业。(《2019年江苏省普通高等学校和独立学院本专科毕业设计(论文)评优结果》6月初下发后确定)
 (3)具有国家重点学科的学院可另推荐优秀毕业设计(论文)1项。
 (4)奖励名额不占用限额,不经过校内评审直接推荐至省里参评。
 表3:各学院省优毕业设计(论文)推荐名额分配表
 
  
   
    序号  | 
    学院  | 
    千分之六名额  | 
    具有国家重点学科  | 
    最终名额  | 
   
   
    1  | 
    矿业工程学院  | 
    1  | 
    1  | 
    2  | 
   
   
    2  | 
    安全工程学院  | 
    1  | 
    1  | 
    2  | 
   
   
    3  | 
    力学与土木工程学院  | 
    3  | 
    1  | 
    4  | 
   
   
    4  | 
    机电工程学院  | 
    2  | 
    1  | 
    3  | 
   
   
    5  | 
    信息与控制工程学院  | 
    3  | 
    
  | 
    3  | 
   
   
    6  | 
    资源与地球科学学院  | 
    2  | 
    1  | 
    3  | 
   
   
    7  | 
    化工学院  | 
    2  | 
    1  | 
    3  | 
   
   
    8  | 
    环境与测绘学院  | 
    3  | 
    1  | 
    4  | 
   
   
    9  | 
    电气与动力工程学院  | 
    3  | 
    1  | 
    4  | 
   
   
    10  | 
    数学学院  | 
    1  | 
    
  | 
    1  | 
   
   
    11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 
    3  | 
    
  | 
    3  | 
   
   
    12  | 
    经济管理学院  | 
    3  | 
    
  | 
    3  | 
   
   
    13  | 
    公共管理学院  | 
    2  | 
    
  | 
    2  | 
   
   
    14  | 
    外国语言文化学院  | 
    1  | 
    
  | 
    1  | 
   
   
    15  | 
    建筑与设计学院  | 
    1  | 
    
  | 
    1  | 
   
   
    16  | 
    体育学院  | 
    1  | 
    
  | 
    1  | 
   
   
    17  | 
    职业与继续教育部  | 
    2  | 
    
  | 
    2  | 
   
   
    18  | 
    材料与物理学院  | 
    2  | 
    
  | 
    2  | 
   
   
    19  | 
    孙越崎学院  | 
    2  | 
    
  | 
    2  | 
   
  
 
 三、材料报送
 (一)时间及内容
 
  
   
    序号  | 
    材料类型  | 
    材料名称  | 
    材料格式  | 
    材料介质  | 
    备注  | 
    报送时间  | 
   
   
    1  | 
    校优  | 
    校级优秀毕业设计(论文)汇总表(附件2)  | 
    excel  | 
    电子+纸质  | 
    
  | 
    6月15日 前  | 
   
   
    2  | 
    校级优秀毕业设计(论文)指导教师推荐汇总表(附件3)  | 
    excel  | 
    电子+纸质  | 
    
  | 
   
   
    3  | 
    毕业设计(论文)压缩稿(附件4)  | 
    word  | 
    电子  | 
    字数在2000-3000之间  | 
    6月18日前  | 
   
   
    4  | 
    省优单篇  | 
    江苏省普通高等学校本专科优秀毕业设计(论文)推荐表(附件5)  | 
    word  | 
    纸质(需指导教师签字)  | 
    教务部盖公章扫描文件  | 
   
   
    5  | 
    毕业设计(论文)  | 
    PDF  | 
    电子  | 
    
  | 
   
   
    6  | 
    开题报告  | 
    PDF  | 
    电子  | 
    
  | 
   
   
    7  | 
    评阅材料  | 
    合成一个PDF文件  | 
    电子  | 
    含:学生答辩成绩单、指导教师评阅书、评阅教师评阅书等  | 
   
   
    8  | 
    查重报告  | 
    PDF  | 
    电子  | 
    
  | 
   
   
    9  | 
    其他辅助材料  | 
    压缩文件不超过20M  | 
    电子  | 
    指与毕业设计相关的程序、数据、图纸、多媒体作品等;相关的获奖及论文发表情况等说明材料。  | 
   
   
    10  | 
    省优团队毕业设计(论文)  | 
    江苏省普通高等学校本专科团队优秀毕业设计推荐表(附件6)  | 
    word  | 
    纸质(需第一指导教师签字)  | 
    教务部盖公章扫描文件  | 
   
   
    11  | 
    团队毕业设计(论文)总报告  | 
    合成一个PDF文件  | 
    电子  | 
    含:总报告、团队成员个人论文及查重报告  | 
   
   
    12  | 
    团队毕业设计(论文)答辩材料  | 
    合成一个总的PDF文件  | 
    电子  | 
    含:指导教师评阅书、评阅教师评阅书及答辩综合成绩等内容的原件扫描  | 
   
   
    13  | 
    辅助证明材料  | 
    压缩文件不超过20M  | 
    电子  | 
    含:图表、程序等材料  | 
   
   
    14  | 
    学院毕业设计(论文)年度总结  | 
    
  | 
    电子  | 
    在毕业设计(论文)管理系统内提交  | 
    6月30日前  | 
   
  
 
 (二)相关要求
 1、要求报送的纸质材料上交一份至实践教学办公室(行健楼A104西);要求报送的电子文档以“学院-毕设答辩材料”命名,发送至实践教学办公室邮箱cumtsjk@126.com。
 经学校遴选推荐省优的毕业设计(论文)(含团体)需进一步修改完善、查重,再发送至实践教学办公室邮箱。
 2、毕业设计(论文)封面由教务部统一发放,请各学院按照毕业设计(论文)模板规定的内容与格式进行装订打印,不得手写。
 联系人:  李颖   电话83590290
 
 附件:
 1. 学术不端检测结果汇总表
 2. 2020届本科生校级优秀毕业设计(论文)汇总表
 3. 校级优秀毕业设计(论文)指导教师推荐汇总表
 4. 毕业设计(论文)压缩稿模板
 5. 江苏省普通高等学校本专科优秀毕业设计(论文)推荐表
 6. 江苏省普通高等学校本专科团队优秀毕业设计推荐表
 7. 江苏省普通高等学校本专科优秀毕业设计(论文)评选标准
 8. 中国矿业大学毕业设计(论文)撰写模板
  
 教 务 部
 2020年5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