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长信箱 学校主页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通知公告 >> 综合 >> 正文

关于举办第八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校赛初赛的通知

教务通知(2022)第38号

信息来源: 时间:2022-04-16 浏览次数:


各学院、科研平台:

根据《教育部关于举办第八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的通知》(附件1)的要求,现将校赛初赛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大赛赛道和要求

大赛主体赛事包含高教主赛道、“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职教赛道、萌芽赛道和产业命题赛道。我校可参加高教主赛道(含国际参赛项目)、“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和产业赛道。赛道简要要求如下:

1.高教主赛道(含国际参赛项目)

组别

参赛对象

项目要求

工商注册

创意组(含国际参赛项目)

所有成员均须为普通高等学校全日制在校本科生(不含在职教育)/国外在校本科生

具有较好的创意和较为成型的产品原型或服务模式,学校科技成果转化项目不能参加(科技成果的完成人、所有人中参赛申报人排名第一的除外)。

2022年4月6日前尚未完成工商等各类登记注册

初创组(含国际参赛项目)

申报人须为项目负责人且为参赛企业法定代表人,须为普通高等学校全日制在校本专科生(不含在职教育),或毕业5年以内的全日制本专科学生(即2017年之后的毕业生,不含在职教育)/(具有国外普通高等院校学籍或在国外普通高等院校毕业5年以内的毕业生

股权结构中,企业法定代表人的股权不得少于1/3,参赛团队成员股权合计不得少于51%。

工商等各类登记注册未满3年(2019年3月1 日及以后注册)。

成长组

股权结构中,企业法定代表人的股权不得少于10%,参赛团队成员股权合计不得少于1/3。

完成工商等各类登记注册3年以上(2019年3月1日前注册)

创意组(含国际参赛项目)

申报人须为项目负责人,须为普通高等学校全日制在校研究生。项目成员须为普通高等学校全日制在校研究生或本专科生(不含在职教育)/申报人需为国外在校研究生

具有较好的创意和较为成型的产品原型或服务模式,学校科技成果转化项目不能参加(科技成果的完成人、所有人中参赛申报人排名第一的除外)。

2022年4月6日前尚未完成工商等各类登记注册

初创组(含国际参赛项目)

参赛企业法定代表人,须为普通高等学校全日制在校研究生,或毕业5年以内的全日制研究生学历学生(即 2017 年之后的研究生学历毕业生)/具有国外普通高等院校学籍或在国外普通高等院校毕业5年以内的毕业生

股权结构中,企业法定代表人的股权不得少于1/3,参赛团队成员股权合计不得少于51%。

工商等各类登记注册未满3年(2019年3月1 日及以后注册)。

成长组

股权结构中,企业法定代表人的股权不得少于10%,参赛团队成员股权合计不得少于1/3

完成工商等各类登记注册3年以上(2019年3月1日前注册)

注:国际参赛项目参赛成员须为具有国外普通高等院校学籍或在国外普通高等院校毕业5年以内的毕业生。


 2.“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须参加本届“青年红色筑梦之旅”活动后方可参加大赛,活动主题:红色青春筑梦创业人生 绿色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组别

参赛对象

项目要求

工商注册

参赛申报人须为项目负责人,须为普通高等学校全日制在校生(包括本专科生、研究生,不含在职教育),或毕业5年以内的全日制学生(即2017 年之后的毕业生,不含在职教育);

参赛项目不以营利为目标,积极弘扬公益精神,在公益服务领域具有较好的创意、产品或服务模式的创业计划和实践。

独立的公益项目或社会组织,注册或未注册成立公益机构(或社会组织)的项目均可参赛

参赛项目基于专业和学科背景或相关资源,解决农业农村和城乡社区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助力乡村振兴和社区治理,推动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共同发展。

2022年4月6日前尚未完成工商等各类登记注册

参赛项目以商业手段解决农业农村和城乡社区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助力乡村振兴和社区治理,实现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共同发展,推动共同富裕。

2022年4月6日前前已完成工商等各类登记注册。项目的股权结构中,企业法定代表人的股权不得少于10%,参赛成员股权合计不得少于1/3


3.产业命题赛道:目前正在征集企业命题。

组别

参赛对象

项目要求

产业命题赛道

1.项目负责人须为普通高等学校全日制在校生,或毕业5年以内的全日制学生(即2017年之后毕业的本专科生、研究生,不含在职教育);

2.参赛项目中的教师须为高校教师(2022年7月31日前正式入职)

1.采取团队答题的形式;

2.参赛团队所提交的命题对策须符合所答企业命题要求。参赛团队须对提交的应

答材料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不得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或物权。

二、校级竞赛安排(省厅文件尚未下发,具体安排也将根据上级文件通知进行调整)

1.正式报名(4月14日-5月4日)

参赛团队须登录“全国大学生创业服务网”(cy.ncss.cn)或微信公众号(名称为“全国大学生创业服务网”或“中国互联网十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任一方式进行报名,根据国赛系统学生操作手册(附件2)报名参赛,微信公众号可进行赛事咨询。评审规则将于近期公布,请登录全国大学生创业服务网查看具体内容。

同时,各团队需登录中国矿业大学“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管理系统(手机、Pad、PC端操作均可,网址:http://114.217.30.222:85/,提交项目ppt和商业计划书(附件3),注意两个材料均要求为PDF版,大小不超过30M,项目视频为选填,项目展板需要晋级省赛再提供,目前不需要。具体操作见《第八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校赛报名操作指南》(附件4),请各学院于5月4日前组织各参赛团队在“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管理系统完成学生报名、指导教师审核和学院审核推荐工作。

校赛申报由参赛项目学生负责人完成,以提交项目计划书为主。创意组根据团队创意设计撰写创意项目计划书,其他组根据公司实际经营情况撰写创业项目计划书。内容主要包括项目概述、产品/服务介绍、市场分析及定位、商业模式、营销策略、财务分析、风险控制、团队介绍及其他说明。参加高教主赛道的初创组、成长组以及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中注册成立公司的项目团队还需提交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扫描件,并提供当前财务数据、已获投资情况、带动就业情况等相关证明材料。

2.校赛初赛:网评阶段(5月5日-5月10日)

邀请校内外专家对校赛报名材料进行网上评审,评审标准以最新发布的评审规则(待发布)为准,可参考第七届大赛评审标准(附件5)。根据评分排名,遴选参加校赛路演的团队,原则上入选团队不超过报名总数的50%。

3.校赛决赛(5月15日左右)

根据疫情防控形势,视情况采取线上或者线下的形式进行项目路演。路演汇报时长10分钟,提问时长5分钟,具体安排另行通知。根据评分排名,遴选校赛决赛训练营入选团队。

4.校赛决赛训练营(5月9日-5月16日)

面向晋级团队开展专家辅导、商业计划书培训、路演培训等,进一步完善商业计划书。

5.省赛选拔赛(5月20日左右)

以网上评审、现场答辩、路演等方式进行评审,路演汇报时长10分钟,提问时长5分钟,具体安排另行通知。

6.强化培训及考核(5月下旬)

面向晋级团队开展专家辅导、商业计划书培训、路演培训等,并进行考核,按照分组排名推荐参加省赛资格,推荐队伍数量为省赛名额的120%左右。

四、奖项设置

1.校级决赛设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各奖项根据大赛报名情况分类、分组确定,名额在比赛前确定,校赛网评通过的团队均可获校赛奖项。

2.设置优秀指导教师奖,校赛决赛一等奖项目指导教师获优秀指导教师奖。

3.各学院推荐项目数量、竞赛成绩将作为2022年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立项数量的重要测算依据。

五、工作要求

1.各学院要高度重视,做好大赛的宣传动员和组织工作。

2.产业赛道目前正处于向企业征集课题的阶段,请各学院邀请符合要求的知名企业出题,由企业于4月30日24:00前进入全国大学生创业服务网(网址:cy.ncss.cn)进行第八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产业命题赛道命题申报。如申报命题入选,申报企业再将加盖企业公章的命题申报表(纸质稿)寄送至大赛组委会备案。同时,请以学院为单位在线填写《第八届互联网+大赛产业赛道命题征集情况汇总表》(见工作群),详见《第八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产业赛道命题方案》(网址:https://cy.ncss.cn/information/8a80808d7fb9f6f90180209708b0003f)。

3.高教主赛道国际项目和产业赛道报名及比赛事宜等教育部下发相关通知后另行安排。

4.所有参赛团队要及时加入校赛工作QQ群(需实名备注学院+专业+姓名),以获取比赛资料和相关通知。大赛QQ工作群:2群:817080161 3群:91740734 。

5.已获前两届省赛一等奖但未获全国总决赛金奖和银奖的项目原则上不参加校赛、省赛,可推荐直接参加省赛训练营排位赛以竞争晋级国赛资格,请相关项目团队做好准备。

六、联系人

教务部:高蕾 、朱凤玲 电话:83590290

附件:

1.教育部关于举办第八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的通知

2.国赛系统学生操作手册

3.商业计划书撰写技巧及各类商业(项目)计划书撰写注意事项

4.第八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校赛报名操作指南

5.第七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评审规则

教务部

2022年4月16日

上一条:教务部工作人员进校工作安排(持续更新)

下一条:疫情防控应急管理时期教务部驻校值守安排(持续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