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长信箱 学校主页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组织机构 >> 教务部 >> 正文

关于做好2019届本科生毕业答辩、优秀毕业设计(论文)和优秀指导教师评选推荐工作的通知

信息来源: 时间:2019-05-22 浏览次数:


各学院(部):

为做好我校2019届本科生毕业答辩、优秀毕业设计(论文)和优秀指导教师的评选与推荐工作,根据《加强内涵建设提高本科教育教学质量的实施意见》(中矿委﹝2013﹞34号)和《中国矿业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工作规范》(中矿大教字﹝2009﹞65号)等有关文件要求,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毕业答辩工作

1、各学院应成立本科毕业答辩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学院分管领导担任,成员由各系(所、教研室)主任及学院教学管理人员组成,统筹指导本学院本科毕业答辩各项工作。各学院应依据具体情况,设置若干个专业答辩委员会。答辩委员会一般不少于5人,其中主任委员1名,副主任委员1名,委员一般不少于3人,另设秘书1名。

2、毕业设计(论文)首次答辩成绩根据各学院2014年制定的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成绩考核办法给定。成绩设优秀、良好、中等、及格、不及格五个等级,其中获得优秀成绩的人数原则上不超过20%(孙越崎学生成绩为优秀的不占用各学院20%的名额)。毕业设计(论文)成绩百分制和等级制对应关系依据学生学籍管理规定确定。

3、答辩时间安排及成绩发布。(1)首次答辩于2019年6月4日(含4日)前完成,首次答辩成绩于2019年6月6日前(含6日)在毕业设计(论文)管理系统内发布。

(2)二次答辩时间和首次答辩时间间隔不低于7(含7)个自然日,且二次答辩于2019年6月10日前(含10日)完成。

(3)二次答辩成绩于2019年6月10日(含10日)前在毕业设计(论文)管理系统内发布。

4、答辩、评阅和评分。

指导教师评语及成绩、评阅教师评语及成绩、答辩委员会评语和答辩问题及成绩以及其他成绩(是否有此项成绩以各学院2014年制定的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成绩考核办法为准)需在毕业设计(论文)系统内输入。

5、二次答辩有关要求。(1) 二次答辩比例:依据2018届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的抽检结果以及2019届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中期检查专家评分结果,确定各专业二次答辩比例和人数下限,具体人数由教务部在毕业设计(论文)管理系统首页发布。(2) 二次答辩成绩评定:二次答辩成绩不能为优秀。(3) 毕业设计(论文)存档:二次答辩学生的首次和二次答辩毕业设计(论文)均需存档(首次答辩未参加,直接参加二次答辩的除外)。(4)二次答辩安排、评阅、答辩、成绩发布均在毕业设计(论文)系统内完成。(5)二次答辩学生的首次答辩成绩及问题不用录入进毕业设计(论文)管理系统。

二、评优工作

(一)校级优秀毕业设计(论文)评选

1、校级优秀毕业设计(论文)的评选标准为:学生具有较强的综合运用知识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毕业设计(论文)立论正确、论据充分、论述清晰,并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和独到见解;设计(论文)内容在教学、科研、生产等方面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和实用价值;毕业设计(论文)成绩评定为优秀。具体评选标准见《中国矿业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工作规范》(见毕业设计(论文)管理系统首页管理规定)。

2、校级优秀毕业设计(论文)由各学院推荐和评审,学校进行表彰。校优名额为各学院当年毕业生人数的2%。名额见表1。

表1:各学院校优推荐名额分配表

序号

学院

评优指标

1

矿业工程学院

5

2

安全工程学院

3

3

力学与土木工程学院

13

4

机电工程学院

7

5

信息与控制工程学院

7

6

资源与地球科学学院

6

7

化工学院

8

8

环境与测绘学院

9

9

电气与动力工程学院

10

10

数学学院

2

11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9

12

管理学院

10

13

公共管理学院

5

14

外国语言文化学院

2

15

建筑与设计学院

5

16

体育学院

1

17

职业与继续教育部

8

18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5

19

物理学院

2

20

孙越崎

4

(二)校级优秀毕业设计(论文)指导教师评选

1、校级优秀毕业设计(论文)指导教师从当年直接指导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的教师中产生,评选标准为:

(1)为人师表,教书育人,严格要求学生,对学生的指导细致深入,及时检查学生的毕业设计(论文)进度,鼓励学生创新。

(2)工作作风严谨,认真负责,能严格按照《中国矿业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工作规范》开展工作,工作质量得到本专业师生的公认。

(3)所指导学生的课题符合专业教学要求,能达到综合训练的目的。任务书填写完整规范。

(4)对学生的开题、外文翻译以及毕业设计(论文)说明书和内容的评阅认真细致,评语撰写公正、恰当,并能指出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学生毕业设计(论文)的各项资料均符合规范化要求。

(5)指导学生的毕业设计(论文)质量较高,当年指导的学生的毕业设计(论文)中有被评为校级优秀毕业(设计)论文。

2、校级优秀毕业设计(论文)指导教师由学院推荐后报学校审批。名额为各学院当年指导教师的5%,名额小于本学院专业数量的增补至专业数。名额分配见表2。

表2:各学院优秀毕业设计(论文)指导教师推荐名额分配表

序号

学院

评优指标

1

矿业工程学院

3

2

安全工程学院

3

3

力学与土木工程学院

7

4

机电工程学院

4

5

信息与控制工程学院

4

6

资源与地球科学学院

5

7

化工学院

6

8

环境与测绘学院

4

9

电气与动力工程学院

5

10

数学学院

2

11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4

12

管理学院

7

13

公共管理学院

4

14

外国语言文化学院

2

15

建筑与设计学院

4

16

体育学院

1

17

职业与继续教育部

5

18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3

19

物理学院

2

(三)校级优秀毕业设计(论文)团队评选

参加跨+毕业实习及毕业设计一体化项目的团队,可以分散到各学院答辩,也可以由项目申报学院牵头组织答辩,具体组织形式由团队指导老师共同商定,并统筹协调。

全校校级优秀毕业设计(论文)团队设置3个指标,并直接推荐参加省级优秀毕业设计(论文)团队评选。

(四)省级优秀毕业设计(论文)推荐

根据学院本年度毕业学生人数和上一年度省优毕业设计(论文)一等奖获奖情况确定。由于《江苏省普通高等学校和独立学院本专科毕业设计(论文)评优与抽检工作办法》及《2018年江苏省普通高等学校和独立学院本专科毕业设计(论文)评优结果》还未确定。先按如下原则推选,如有变化另行通知:

(1)按当年毕业学生人数的千分之五(四舍五入,千分之五不足1的按1个名额计算)推荐。推荐至学校参加全校省优推荐遴选。

(2)上一年度省优一等奖获得学院,奖励1个名额,名额直接奖励给上一年度省优一等奖获奖专业(省优文件下发后确定)。

(3)省品牌专业每个项目可另推荐优秀毕业设计(论文)1项,名额仅限用于省品牌专业(先推荐,如果省优文件下发后没有此项名额,则该项取消)。

(4)奖励名额和品牌专业名额不占用限额,不经过校内评审直接推荐至省里参评。

各学院省优毕业设计(论文)推荐名额分配表

序号

学院

千分之五名额

省品牌专业

最终名额

1

矿业工程学院

1

1

2

2

安全工程学院

1

1

2

3

力学与土木工程学院

3

3

4

机电工程学院

2

1

3

5

信息与控制工程学院

2

2

6

资源与地球科学学院

2

2

7

化工学院

2

1

3

8

环境与测绘学院

2

1

3

9

电气与动力工程学院

3

1

4

10

数学学院

1

1

11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2

2

12

管理学院

3

3

13

公共管理学院

1

1

14

外国语言文化学院

1

1

15

建筑与设计学院

1

1

16

体育学院

1

1

17

职业与继续教育部

2

2

18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1

1

19

物理学院

1

1

20

孙越崎

1

1

三、材料报送

(一)时间及内容

序号

材料类型

材料名称

材料格式

材料介质

备注

报送时间

1

校优

校级优秀毕业设计(论文)汇总表(附件1)

excel

电子+纸质

6月10前

2

校级优秀毕业设计(论文)指导教师推荐汇总表(附件2)

excel

电子+纸质

3

毕业设计(论文)压缩稿(附件3)

word

电子+纸质

字数在2000-3000之间

6月13日前

4

省优单篇

毕业设计(论文)

PDF

电子+纸质

5

查重报告

PDF

电子

6

江苏省普通高等学校本专科优秀毕业设计(论文)推荐表(附件4)

word

电子+纸质

7

开题报告

PDF

电子

8

答辩评阅材料

PDF

电子

包含毕业设计(论文)指导教师评阅书、

评阅教师评阅书及答辩及综合成绩等

9

附件材料

ZIP或RAR

电子

与毕业设计报告或论文等直接相关的程序、

数据、图纸、多媒体作品等

10

其他支撑材料

ZIP或RAR

电子

指与该毕业设计相关的获奖及论文

发表情况等方面的说明材料

11

团队毕业设计(论文)

江苏省普通高等学校本专科团队优秀毕业设计推荐表(附件5)

word

电子+纸质

12

团队毕业设计(论文)总报告

PDF

电子+纸质

要求5000字以上,目标明确,结构清晰,

分工明确,论述完整

13

团队毕业设计(论文)总报告查重报告

PDF

电子

14

团队每个成员的答辩评阅材料

PDF

电子

包含毕业设计(论文)指导教师评阅书、

评阅教师评阅书及答辩及综合成绩等内容

的原件扫描

15

团队每个成员的毕业设计(论文)

PDF

电子

16

团队每个成员的毕业设计(论文)查重报告

PDF

电子

17

其他支撑材料

ZIP或RAR

电子

18

学院毕业设计(论文)年度总结

电子

在毕业设计(论文)管理系统内提交

6月28日前

(二)相关要求

1、要求报送的纸质材料上交一份至实践教学办公室(行健楼A321);要求报送的电子文档以“学院-毕设答辩材料”命名,发送至实践教学办公室邮箱cumtsjk@126.com

2、毕业设计(论文)纸质档存档备查。

3、毕业设计(论文)封面由教务部统一发放,请各学院按照毕业设计(论文)模板规定的内容与格式进行装订打印,不得手写。

4、联系人:牛贵兰,电话83590152。

附件:

1. 2019届本科生校级优秀毕业设计(论文)汇总表。

2.校级优秀毕业设计(论文)指导教师推荐汇总表。

3.毕业设计(论文)压缩稿模板。

4.江苏省普通高等学校本专科优秀毕业设计(论文)推荐表

5.江苏省普通高等学校本专科团队优秀毕业设计推荐表

6.中国矿业大学毕业设计(论文)撰写模板

7.江苏省普通高等学校本专科优秀毕业设计(论文)评选标准

教务部

2019年5月22日

通知及附件.zip

上一条:关于组织开展2018-2019-2学期网络公选课考试的通知

下一条:关于组织推荐高等学校教育教学专家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