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江苏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江苏省高等学校课程改革与建设的若干意见》(苏教高〔2002〕30号)精神,决定今年在全省高等学校组织优秀课程和优秀课程群的评选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评选范围:
参加评选的课程必须是面向大学本、专科学生,列入学校课程改革与建设计划且评为校级优秀课程或优秀课程群,经过一轮以上教学实践检验的课程。
1997年以来已评为省级一类优秀课程的不再申报;已获得省二类优秀课程的,通过进一步的改革与建设取得新成果的可申报省一类优秀课程。
二、评选标准:
㈠ 优秀课程评选标准:
1.课程的改革和建设较好地体现现代教育思想,有利于促进课程体系调整和优化,符合国内外同类课程改革趋势和建设方向;
2.课程教学大纲符合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的要求,体现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素质相结合的原则精神,具有明显特色;
3.有一支具有较高的政治思想素质和业务素质,教学研究成果突出、课程改革与建设能力强、教学水平高、结构合理的课程师资队伍。教师培训经常化,课程负责人和主讲教师符合有关规定的要求;
4.有一套完整的、较好体现培养目标和教学大纲要求的选用或自编教材(包括配套的教材、教学指导书和教学参考书),积极使用多媒体教材。教学内容精选优化,较好地体现基础性、先进性和前沿性;
5.根据教学大纲要求,切实加强实验、实习、实训等实践环节,保证实践课程的开出率、开课条件和授课质量,实践指导教师队伍建设和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得到较好落实,具有学生早期参加科研和实践教学的良好条件;
6.积极改革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考试考核方法,促进学生自主性学习、研究性学习和个性发展,成效明显。采用现代教育技术改进教学手段效果良好;
7.课程改革和建设有充分的经费保障;
8.具有健全的课程管理制度。具有完整、规范的教学文件和教学档案(包括教学大纲、课程标准、课程手册、教学进度表、教案等有关教学指导文件);
9.课程改革与建设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效果明显,相关课程和学生反映良好。
㈡ 优秀课程群评选标准:
优秀课程群除必须符合上述优秀课程评选标准外,还应符合以下条件:
1.由3门(含3门)以上课程组成,在已实施的人才培养改革方案中对人才培养理念、人才培养目标以及优化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有充分明确的体现;
2.课程之间的有机联系紧密,内在逻辑性强。对课程整合重组的力度大,科学合理,综合性强;
3.促进教学资源优化配置效果明显;
4.课程群整体运行协调,管理水平高,实践效果好。
三、评选数量和等级:
2002年全省高校将评出本、专科优秀课程200门左右(其中一类优秀课程80门左右、二类优秀课程120门左右);优秀课程群20-30个左右。
具备上述标准,且达到国内先进水平的课程,可评为省级一类优秀课程;达到省内领先水平的课程,可评为省级二类优秀课程。
优秀课程群的评选不分等级。
四、申报办法:
㈠ 省级优秀课程和优秀课程群均在各校评选并上报的校级优秀课程和优秀课程群中评选产生。在校内评审过程中,应充分发扬民主,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张榜公布评选结果,做到公平、公正、公开,保证把学校最优秀的课程推荐上来。校级优秀课程和优秀课程群的评选办法由各校自行确定。各校申报参加评审的优秀课程群不限数量,优秀课程申报数量详见附件四。
㈡ 申报省级优秀课程和优秀课程群应提交以下材料:
1.江苏省高等学校优秀课程申报表和优秀课程群申报表一式两份,申报表必须按规定的格式打印填报,纸张大小统一为A4标准(表式详见附件一、附件二);
2.课程和课程群改革与建设总结各一式两份,用A4格式纸打印,并用WORD格式录入软盘。内容主要包括:该课程和课程群改革和建设的基本情况、理论依据、主要思路和措施、创新与特色、实践效果、与国内同类型课程的比较等;
3.其他有关材料一套,包括:⑴本课程和课程群所在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教学计划(课程群要提供实施改革前后的两种教学计划);⑵本课程和课程群各课程的教学大纲、课程标准、课程手册、授课计划、典型教案;⑶选用或自编的主要教材及必要的配套教材;⑷反映课程改革与建设的教学研究论文及其获奖证书影印件;⑸考试样卷及反映其他形式考试情况的材料;⑹学生以及后续课程教师的评价意见等。
4.优秀课程和优秀课程群申报汇总表一张(表式见附件三);
5.软盘一张,内容为EXCEL格式的优秀课程和优秀课程群申报汇总表以及各申报课程和课程群的总结文件。汇总表和软盘由学校统一汇总上报。
上述申报材料应既充分反映课程改革与建设的情况和成果,又简洁精练,表格及有关材料(如论文等)的影印件请正反打印或复印,除申报表和课程改革与建设总结之外的文字材料请尽量装订成册。通用的教材不要再提供原件,多媒体课件可提供设计、使用说明以及典型的界面照片。每门课程和课程群的申报材料请用一个材料袋申报。
五、申报要求:
请各校于2002年10月20日之前将申报材料报送至我厅高等教育处,逾期不予受理。评审费收取另行通知。
六、评选办法:
我厅将在2002年11月组织专家评委会进行评审,通过投票表决方式择优产生优秀课程和优秀课程群建议名单。本、专科优秀课程和优秀课程群将按比例切块分别评选。
对专家评委会建议的省级优秀课程和优秀课程群实行20天的权属争议期制度,争议由申报学校负责调查处理。争议期结束后,我厅将正式批准并公布省级优秀课程和优秀课程群名单,并予以奖励。
七、奖励办法:
对省级优秀课程和优秀课程群由省教育厅颁发证书和奖金。每门一类优秀课程奖金5000元,二类优秀课程奖金3000元;每个优秀课程群奖金1.5万元,各高校对省级优秀课程和优秀课程群按不低于省奖励标准配套奖励。
请各校高度重视优秀课程和优秀课程群的评选工作,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坚持实事求是,不得弄虚作假,保证申报工作和评选工作的质量。
附件:1.江苏省高等学校优秀课程申报表
2.江苏省高等学校优秀课程群申报表
3.江苏省高等学校优秀课程和优秀课程群申报汇总表
4.2002年江苏省高等学校优秀课程申报限额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