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是学校教学、科研水平及其成果的重要反映,是体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知识载体,是进行教学的基本工具,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为贯彻落实《中国矿业大学本科教学质量提升行动计划》中提出的“优秀教材”建设工程,有计划、有重点地开展教材建设,及时将学科前沿知识带进课堂,将教改成果带进课堂,推进我校教材建设工作,学校经研究决定组织制定教材建设“十一五”规划,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指导思想
我校“十一五”教材规划应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树立以人为本、教材为学生服务的理念;以学科、专业、课程发展与改革的成果为依托,通过整合、归纳、总结、提高,立项建设若干教材系列,争取编写出版一批高质量、具有学科与专业特色的系列优秀教材;重视教材的锤炼,鼓励优秀教材的修订与再版,杜绝教材的低水平重复建设。
二、建设目标
1.教材建设结合学科发展与改革,一是要不断更新优秀教材内容、创新教材体系、完善教材系列,继续保持优势学科教材的先进性;二是要围绕新专业的建设,发掘整合新学科与交叉学科,以教材建设促进新学科的生长、新专业的成长。
2.教材与课程协调建设,结合精品课程、实验课程、选修课程等系列课程建设,重点建设一批精品教材、实验教材、选修教材,使其系列化。
3.加快立体化教材建设。随着信息化、网络化时代的到来,纸质教材不再是唯一的教学传媒,教材建设要紧跟时代步伐,要适应多样化教学的需要。结合多媒体网络教学系统、精品课程网站的建立,以及“十五”期间多媒体教学资源的原始积累,构建适合我校立体化教材建设的模式,探索立体化教学的方式方法。
4.配合双语教学改革,组织教师开展对外文原版教材的研究、评价和吸收消化,并适时在优势特色学科专业中开展外文教材编写工作,力争使我校的优秀教材跨出国门,走向世界。
三、规划教材申报范围
1.本规划教材申报仅限于2004版本科培养方案中已有课程使用的教材。
2.能体现高等教育和科学研究发展趋势与水平,注重体现素质教育和创新能力培养的教材。
3.能反映学科前沿或填补学科空白的教材。
4.能反映我校学科与专业优势、特色并确为教学所急需的教材。
四、规划教材申报条件
1.主编的教育思想、观念要体现时代精神,具备较高的、扎实的学科理论基础,具有较高的科研水平和丰富的教学经验,系列教材应具备一个高水平的教材编写小组。
2.申报教材的主编人能确保在规定的时间内高质量地完成教材的编写任务(新编教材保证在两年时间内完成编写任务)。
3.原则上申报的主编每年只允许申报一种教材,在教材未出版之前一般不得申报新的教材,如有特殊情况,须经学院推荐、同意,教务处主管领导批准后方可申报。已获各项教材基金资助,但尚未完成者,本次不能申报。
五、规划教材申报要求
1.为防止教材编写低水平重复,各学院教材建设领导小组在认真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根据各学科当前国际国内教材建设现状、特点和趋势以及学科发展动态和专业特色,组织制订学院“十一五”教材规划。
2.各学院要积极鼓励、支持教师结合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和教学方法改革,编写符合教学基本要求具有我校特色的精品教材,坚持“高质量、有创新、实用性强”的原则,确保规划教材质量。
3.“十一五”规划教材包括新编和修订教材。新编教材应反映相关专业科技发展的最新成就和教学内容课程体系改革成果,在内容和体系上有本学科(专业)的特色(需附编写大纲和内容提要);对于前几次全国统编教材,“十五”规划教材和其他已出版的各类教材,可根据教学需要进行修订。
4.已经试用二届(含二届)以上的讲义,并获得较好评价且国内尚缺少的教材(需附纸质讲义及学生对讲义评价等)。
5.各学院应对所申报的规划教材组织学院教材指导委员会人员进行审查评定,提出初步审核意见。
六、申报程序
1.申报人提出规划教材选题申请,学院教材建设领导小组对选题进行评选、审核。
2.学院统一填写《中国矿业大学“十一五”规划教材选题汇总表》,并交纸质和电子文挡各一份到教务处教学研究科,电话:3885433。
3.组织教材建设委员会,对全校所申报的教材选题开展进一步审核、评选,确定基金资助教材。
4.学校与获资助教材主编签订教材编写合同。
七、注意事项
(1)申报截止时间为2005年11月30日,过期不予受理。
(2)各学院必须认真审查,以确认申报教材是2004版培养方案中的课程,并确保教材在该课程的教学中使用。
(3)学校资助教材必须按期完成,否则将取消资助。
附件:中国矿业大学“十一五”规划教材选题汇总表